DSLR 发展日新月异,以前菲林单反做不到的,例如拍片、Live View、内置水平仪、数码滤镜等,现在都于DSLR 上一一实现。 不过奇怪的是,一些以前菲林单反曾一度采用的先进技术,例如眼球对焦、固定反光镜等,在单反数码化后却没有再出现。 究竟这些技术有没有机会重生呢?
先说说固定反光镜,大家都知道DSLR 内部设有一枚反光镜,在取景时将影像反射至观景器,在拍摄时就会升起让光线进入感光元件,单镜反光机的「反光」以及Single Le Reflex 的「Reflex」就是指这枚反光镜。
使用反光镜的好处是可以在观景器内看到跟拍摄出来一样的构图,解决了旁轴取景式相机以及双镜反光机的视差问题,不过却也带来不少坏处- 加长了快门时滞、曝光时观景器遮黑、连拍速度受到限制、增加了相机震动及噪音等,这些缺点也间接令旁轴取景式相机一直有市场空间。
为了解决反光镜的问题,单反厂商们便曾经在上世纪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 Canon 于1972 年推出配备固定薄膜反光镜(Pellicle Mirror)的高速相机F-1 High eed Motor Drive,令连拍速度首次达到9 f ,在同年举行的奥运会中锋芒毕露,1976 年推出的Nikon F2H亦有类似的设计,而稍后推出的Canon New F-1 High eed Motor Drive,连拍速度更达至疯狂的14 f 。
固定薄膜反光镜是一片半透明的反光镜,比一般反光镜有更高的透光度,即使不用升起反光镜,亦有足够光线穿过固定薄膜反光镜让菲林进行曝光。 以Canon EOS RT 为例,固定薄膜反光镜就有65% 透光度。 使用了固定薄膜反光镜的单反,解决了传统反光镜的问题,连拍速度更快,拍摄时也可以一直透过观景器追踪主体,快门反应也大大提高。
不过使用这类反光镜也产生了其他问题,例如积尘影响成像、入光减少、观景器较暗等。 随着传统反光镜的设计大幅改良,在1995 年推出EOS-1N RS 之后,市场上再也没有推出新的固定薄膜反光镜相机了。
眼球对焦亦曾经是极具话题性的设计,由1992 年推出的Canon EOS 5 率先采用,用家可以透过眼睛观看的方向来选择使用5 个对焦点的其中一点,之后推出的EOS 50E、EOS 3、EOS 33 及EOS 33V 亦有这种设计。 使用眼球对焦可以减省用手按掣选取对焦点的时间,拍摄动态主体时反应更迅速。 不过眼球对焦使用上需要用家作一定程度的适应,有人认为好用,但也有人觉得多余。
究竟这些新技术是否值得在数码单反年代重生呢? 其实不少外国网站都时有传闻,这类技术最终会应用在未来推出的单反之上,不过传闻归传闻,事实上现时仍然未有得到任何厂商证实。 不过大家也可以不妨想像一下,假如这些技术应用在数码单反的话,对未来单反的发展会不会有重大影响?
|
电话:028-85257669 85259337 传真:028-85259337 邮箱:cdpjm@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