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机构的是是非非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早有全国牙防组因违规收取“认证”费被撤销,又有C&mdash CAP (中国新车安全测试)的碰撞测试被指是花钱买来的 “五星安全”,引发一场汽车安全的信任危机。牙防组不具备认证资格被认为是一场不规范的认证,而后汽车安全的五星认证又成了企业和认证机构之间“自娱自乐”的测试游戏。
现在的认证又有了新趋势。上个月,中国国际商务电子中心国内首个“团购认证”出台还不到一个月就遭遇举报,被认为该行为违法。今年才火起来的团购背后,消费者褒贬各半,往往发现“团不符实”。团购业的大洗牌似乎势在必行,消费者也亟需有权威机构掌控这次洗牌,提高行业门槛。
而媒体最近又曝出某洗手液与中国女医师协会“共同传播健康”的广告词打了“认证”、“推荐”的擦边球,而双方又对“共同传播健康”的合作是否涉及“检测”或者“赞助”语焉不详。该事件更折射出聪明的商家利用短暂的三十秒广告强加给收看者所谓“共同传播健康”即“认证”的逻辑。
没有一个消费者希望扮演专家、测试员或是检验员的角色,我们往往寄希望于专业人士能建立起一种消费安全的标准。种种协会、机构纷纷凭借着可靠、公正、独立的面目粉墨登场,频频出现于广告和各种营销场合中,究其原因是在公共传播中,无论是媒体还是商家越来越依傍专家,或者说是依傍一个专家的“身份”。电视广告中一个自称是某某博士、某某主任医师的人,说道“我信赖”、“我推荐”、“经证实”云云,不过是商家期望他提供给消费者一个权威的暗示,暗示一个具有一定权威的商品。究竟这位博士是何方人士却少有人刨根问底。所以与其说他们在出售某种商品,还不如说他们是在出售专家的身份。
如果这一切都还只是广告的修辞,是商业的语言、营销的手法,倒也无妨。“信专家”果真推广到了第三方认证机构的生存策略中,那才会造成一场场认证乱象。商业的需求必然将目光投向可靠、公正、独立的认证机构、协会、学会。拥有着学界、智库等专业资源优势的机构,在建立持久公信力和“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短视行为之间,一旦出现动摇就会造成信任危机。认证收费必须也只能停留在目标与程序均出于公众利益考虑的基础上,否则很难说这笔钱究竟是什么费用。
在奉劝认证机构洁身自好,建立良好的信任体系和公信度外,也要建言认证机构不要怕见阳光。比如中国国际商务电子中心遭到质疑之后才发出“严正声明”,解释了部分质疑,但是对于是否具有认证权限这个焦点问题并未具体回应,这也导致了争议不绝的现状。类似的“严正声明”是否应该在认证行为之初便与媒体、公众充分沟通?如此,也不会至今依然看不到这次团购风波的下文。
几次的“认证危机”全是在媒体曝光之后,才引发的社会关注。在每一次认证事件之后,也只看到了企业的危机公关,却未见有关职能部门的监管、监督和清理行动。这才会助长商家打认证擦边球的趋势不断壮大。目前进一步厘清认证资质和行业规范间的区别,厘清广告语和认证行为间的区别,让真正的三方机构健康发展。
|
电话:028-85257669 85259337 传真:028-85259337 邮箱:cdpjm@163.com |